1. 首页 > 励志短句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动因及玩法探究:以未来视角看2025年的改革之路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总结

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逐步明确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从最初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到后续的一系列政策方案与实施步骤,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展开。利率市场化不仅是一个改革的过程,更是金融市场深化的重要标志。它涉及金融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银行间市场、债券市场、贴现与转贴现市场等,逐步放开利率管制,让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利率水平。通过对各类市场利率的逐步放开,实现了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主确定拆借利率的局面。特别是近年来对外币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更是迈出实质性步伐,实现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阶段性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但这是一个长期、多样且复杂的过程,需要在未来的道路上持续深化和探索。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评价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深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金融市场化程度的关键一步。它不仅意味着利率定价机制的转变,更是金融深化的核心内容和前提条件。随着这一过程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利率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或货币当局的直接干预逐渐减少。从部分利率市场化向全部利率市场化的过渡,从较低程度的利率市场化向较高程度的转变,构成了完整的利率市场化过程。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利率市场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资金及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金融经济的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行阶段性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将在某种程度上指导甚至决定未来改革的方向和制度安排。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评价

部分领域资金定价市场化的初步进展

近年来,国家尝试在部分领域将资金置于市场中,借助市场机制来确定其价格,实现了资金定价的市场化。从市场角度看,包括货币市场如银行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以及外汇市场在内,资金定价市场化已基本上得以实现。从区域和产品角度看,农村地区的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已先行实施,国债、金融债券等非存款金融工具的市场利率也已经放开。大额外币利率以及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管制已逐渐放宽。这意味着利率市场化的阶段性目标已基本完成。必须明确的是,这一改革进程仍面临诸多挑战。

尽管名义上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阶段性进展,但实际上利率市场化的程度仍然落后于名义上的程度。各类金融市场上资金的流动问题尚未真正解决,利率的微观机制尚不完善。价格机制和市场机制的不健全性以及存款利率的强管制性,共同导致了中国实际利率市场化的程度相对较低。在操作层面,尽管制度层面的利率市场化进展较快,但商业银行在实际操作中利用利率对资金进行合理定价的能力仍然不足。从某种意义上说,操作层面的利率市场化才是决定利率能否真正市场化的关键。

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调节作用和导向引力相对较小。现行利率管理体制下,中央银行有权管理和制定几乎所有银行利率,但由于多种原因,基准利率的导向作用并不明显。再贷款利率调整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较小,再贴现利率也难担当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功能。货币市场利率对中央银行利率形成的贡献度也有限。

利率浮动定价机制执行的现实基础较为薄弱。金融机构普遍未建立或使用贷款利率定价模型,利率管理机制较为僵硬。大部分商业银行未设置专门的利率管理机构,且利率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难以掌握和执行具有相对难度的浮动贷款利率政策。

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水平也存在不合理之处。当前的利率结构和水平未能真实反映预期投资回报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例如国债的实际利率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未能体现“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的原则。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渐进模式选择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选择实施渐进模式是适宜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采取的是渐进性改革方式,利率市场化改革作为整个经济市场取向改革的组成部分,其方式应与整体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相适应。从国外利率市场化的过程来看,许多发达国家采取的激进方式与其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成熟的金融市场、有效的金融监管以及完备的法规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些条件在我国尚不具备。简单效仿发达国家的方式是不可取的。我国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等实际情况决定了必须采取渐进的方式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确立“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这一目标反映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稳健特点,有助于防范风险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我国经济正处于转轨阶段,经济和金融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决定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也是创造利率市场化条件的过程。

利率管理制度采用国家管理与市场决定相结合的方式,以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利率体系。关于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实施步骤,具体方案如下:

第一步:先放开外币存贷款利率,再逐步放开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内外有别,有序进行。

第二步:改革顺序为先放开金融市场利率,再逐步放开银行存贷款利率,以市场为导向,银行随后跟进。

第三步:贷款利率先市场化,存款利率逐步放开,贷款与存款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分阶段推进。

第四步:先放开农村存贷款利率(以农村信用社为起点),再逐步向城市扩展,实现城乡利率市场的均衡发展。

第五步:先从大额存款利率开始,逐步放开小额存款利率,实现全面市场化。

在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建立我国的基准利率体系,为利率市场化提供明确的市场导向。要打破金融业垄断经营的现状,促进市场竞争。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防止恶化。要防止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力度需要加强,以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要警惕国际游资的恶性套利,维护国际收支平衡。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实行利率管制的国家逐步或完全放弃对利率的直接管制,转向由市场决定利率水平的改革过程。这一改革旨在更好地适应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宏观调控的需要,充分发挥利率在资金价格和资源配置中的引导与调节作用。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