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探讨一下玉米对肥料的需求。玉米植株包含多种元素,除了碳元素外,其他元素都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其中,需求量较大的有氮、磷、钾等,而硫、钙、镁等元素的需求量也不少。而在玉米的生长周期中,抽雄前后是玉米物质积累最快、吸肥最多的阶段,这个阶段吸收的养分占整个生长周期的很大一部分。
那么,种植玉米应该使用哪些肥料呢?玉米的整个生长周期中,对氮元素的需求最多,其次是钾元素和磷元素。除此之外,还需要适量的矿物质元素补充。在基肥方面,一般推荐使用3000千克的有机肥,以及部分的磷钾肥和氮肥。由于玉米幼苗的根系发育不全,吸收养分的能力较弱,因此应选用含速效养分的肥料作为种肥。在大喇叭口期,玉米的需肥量最大,吸收速率也最快,这时可以选用速效类且氮元素含量较高的肥料。
针对玉米地重茬种植的问题,使用有机肥和微肥叶面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玉米重茬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玉米,为避免重茬带来的问题,原则上应尽量避免。重茬种植会导致病害加重,如黑粉病、丝黑穗病等,还会影响玉米的根系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的自然平衡。为了增产,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如秸秆粉碎还田、选用抗逆性强的品种、种子包衣等。
接下来,我们谈谈玉米的栽培技术。选地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应该选择排灌方便、便于管理、土壤肥沃的土地来种植玉米。选地后进行深耕耙平,深度一般要达到25cm以上。然后选种和催芽,选择品质优良、抗病能力强、丰产的种子是高产稳产的基础。种子在播前要先晒种,然后浸泡催芽。最后就是播种技术了,需要根据玉米的用途和土地使用情况来确定播种时期。后期根据出苗情况及时补苗。
至于玉米的需肥规律,玉米是需肥较多的高产作物,对氮、磷、钾需求量最大。因此施肥以增施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在抽穗期多施加含磷钾元素的肥料。施肥应遵循“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基本原则。还有田间管理,包括定苗、间苗、中耕除草、水肥管理等。
一、玉米的施肥特点
玉米在不同生长时期对养分的需求特点不同。从出苗到拔节期间,玉米主要吸收氮素的2.5%、有效磷的1.12%和有效钾的3%;从拔节到开花期间,吸收氮素的比例急剧增加到51.15%,有效磷和有效钾也分别增加到63.81%和97%;从开花到成熟期间,氮、磷、钾的吸收量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玉米的养分需求在生长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对于玉米的施肥量,首先要确定目标产量,即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来制定当年玉米的产量目标。要根据地块前几年的平均产量,适当提高10%-15%作为目标产量。例如,对于肥力较高的土壤,如果计划玉米产量达到600公斤,那么整个生育期所需的氮、磷、钾养分量分别为15公斤、7.2公斤和12公斤。
二、土壤养分的测定与施肥量的计算
为了确定土壤中的养分供应量,需要测定土壤中的速效养分含量,并计算每亩土壤中的养分总量。例如,如果土壤碱解氮的测定值为120毫克/公斤,有效磷含量测定值为40毫克/公斤,速效钾含量测定值为90毫克/公斤,那么1亩地土壤中的有效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总量可以计算出来。
由于土壤中的多种因素会影响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因此并不能将所有的有效养分都视为能被玉米吸收利用。需要乘以一个土壤养分校正系数来调整。研究表明,碱解氮的校正系数在0.3-0.7之间,有效磷校正系数在0.4-0.5之间,速效钾的校正系数在0.5-0.85之间。
根据玉米全生育期所需的养分量、土壤养分供应量及肥料利用率,可以直接计算出玉米的施肥量。将纯养分量转换成肥料的实物量,就可以指导施肥了。
三、微肥与特殊肥的使用
玉米对锌非常敏感,如果土壤中有效锌少于0.5毫克/公斤-1.0毫克/公斤,就需要施用锌肥。根据玉米的生长过程和地力水平,还需要适时施用其他肥料。一般每亩需施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分别为16-20公斤、10-15公斤和15-20公斤。
对于底肥的选择,有机肥是首选,因为是一季的基础肥料。对于秋玉米而言,宜种植在能排灌较肥沃的田地中。在整地分厢时,需要注意施足基肥,每亩地可施复混肥50公斤、碳铵20公斤,如有家粪可加入一些有机肥。基肥应开沟施于土层中。
四、种植与管理
选用适宜的玉米品种是种植成功的关键。根据种植目的选择黑玉米、糯玉米、甜玉米等品种。对于鲜食玉米,播种时间需在8月5日前,迟播不超过8月10日。合理密植,采用宽窄行种植方式。注意除草、施肥和病虫防治等管理工作。
针对玉米的施肥,应综合考虑土壤状况、生长阶段和品种特性,科学施肥,以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