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唯美短句

琵琶行并序深度分析:诗意、译文和注释综合解读(2025版) 浅析琵琶行并序

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的一个秋日,我送客至湓浦口,夜晚听到船上有琵琶。那声音,铿锵有力,如京都流行的旋律。我询问弹奏者,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后来年纪大了,容颜衰老,嫁给商人为妻。于是,我请她摆酒弹奏几曲。

她弹完后,神情有些郁郁,自述少年时的欢乐,如今的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间流转。我自离开京城任职外地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今日听她所言,才有被贬之感。于是,我写下一首长诗赠给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题为《琵琶行》。

那个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客,冷风吹动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下马与客人在船上设宴饯别,举起酒杯却无音乐助兴。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色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

突然听到江面上传来琵琶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我探身询问弹奏琵琶的是谁?琵琶声停了很久才迟迟回应。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

千呼万唤她才羞答答地走出来,还怀抱琵琶半遮着脸。她转动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尚未成曲调那形态就非常有情。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里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弹奏,用琴声把心中的无限往事说尽。

她的曲调轻快流畅,象黄莺在花丛下婉转鸣唱;又如清泉在沙滩底下幽咽流淌。忽然之间,琵琶声如银瓶破裂水浆四溅,又如铁甲骑兵撕杀刀齐鸣。一曲终了时她对准琴弦中心划去,四弦一声轰鸣如撕裂了布帛。

东船西舫的人们都静静地聆听,只见江心之中映着白白的秋月影。她沉吟着收起拨片插入琴弦中,整理衣裳依然显露出庄重的容颜。她说她原是京城歌女负有盛名,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弹奏琵琶技艺十三岁就已学成,教坊乐团中她居第一。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

京都的豪富子弟争相献彩,每次演奏收来的红绡不知其数。然而年复一年欢笑打闹中渡过,青春已逝只得嫁给商人为妻。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轻易别离,上个月他到浮梁做茶叶生意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只有秋月与我作伴绕舱的秋水凄寒。更深夜阑常梦少年时作乐狂欢,梦中哭醒涕泪纵横污损了粉颜。

我听琵琶的悲泣已摇头叹息,又听到她这番诉说更叫我悲凄。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自从去年我离开繁华的长安京城,被贬居住在浔阳江畔常常卧病。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听不到管弦的乐器声。住在这低洼潮湿的地方,周围环绕着黄芦和苦竹丛生。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只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尽管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美好的光景,也无可奈何常常取酒独酌独饮。难道这里就没有山歌和村笛吗?只是那音调嘶哑粗涩实在难听。今晚我听你弹奏琵琶诉说衷肠,就象听到仙乐眼也亮来耳也明。请你不要推辞再坐下来弹奏一曲,我要为你创作一首新诗《琵琶行》。她被我的话所感动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转紧琴弦拨出急声.凄凄切切不再象刚才那种声音,在座的人重听都掩面哭泣不停.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我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琵琶行》作为一首独创性的名作在各方面都展现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序”中所说诗中写的是作者由长安贬到九江期间在船上听一位长安故倡弹奏琵琶、诉说身世的情景。”诗人通过虚构的情节抒发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恨”。诗前的小序介绍了长诗所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琵琶女《琵琶行(并序)》原文及翻译注释如下:

原文如下:

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默。

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译文如下:

晚上到浔阳江头送客人,秋风吹过枫叶,荻花发出声响,一片萧瑟的景像。我下马到客人所在的船中饯别客人,举起杯饮酒,却没有音乐助兴。酒虽然喝得很多,却没有什么欢乐,伤心地要离别,分别时一片江水茫茫映着明月。

忽然听到水面上传来一阵一阵的琵琶声,我听着忘了回去,客人也不开船出发。

1. “凡”:总计之意。提及的“六百一十六”在《全唐诗》与《白氏长庆集》中均作“六百一十二”,涉及字数为“言”。

2. “命”:指命名或题名的动作。

3. “浔阳江”:据考证,指的是流经浔阳城中的湓水,即今江西省九江市的龙开河(已填埋),经湓浦口汇入长江。

4. “荻花”:这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河边,叶子长形似芦苇,秋天会开紫花。提及的“瑟瑟”形容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5. 文中提及的“主人”指的是诗人自己。

6. “回灯”:指的是重新点亮灯光,也有版本作“移灯”。

7. “掩抑”:意味着掩蔽、遏抑,这里表达的是悲伤的情思。

8. 提及的“志”与“意”可互换使用。

9. “信手”指的是随意、自然地进行某种动作,如续续弹即连续不断地弹奏。

10. 关于琵琶的演奏手法,“拢”是左手按弦向里推,“捻”是揉弦的动作,“抹”是顺手下拨,“挑”是反手回拨。

11. “霓裳”:曲名,即《霓裳羽衣曲》,原本为西域乐舞。另有“六唃”,也有称作“乐世”、“绿腰”、“录要”的大曲名,为歌舞曲。

12. 琵琶的弦分为“大弦”与“小弦”。“大弦”声音沉重抑扬,称为“嘈嘈”,“小弦”声音急切细碎,称为“切切”。

13. 描述声音如“间关”像鸟鸣婉转,“幽咽”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冷涩。其中,“冰下难”形容泉流冰下阻塞难通的情况。

14. “凝绝”指的是声音凝滞,其中“凝”也有怀疑的意思。

15. 潜藏在内心的愁恨被称为“幽愁暗恨”。

16. “迸”意为溅射,如泪水溅出。

17. “铁骑”指的是带甲的骑兵。

18. 乐曲结束时,用拔子在琵琶中部划过四弦,这是常用的结束手法。

19. “帛”在古代是对丝织品的总称。

20. 提到的“船”,也有版本作“舟”,都是指水上交通工具。

21. “见”在某些版本中作“有”,表示存在之意。

22. “敛容”指的是收敛深思时悲愤深怨的面部表情。

23. “虾蟆陵”是长安城东南的一处著名游乐地。虾,通“蛤”。

24. “教坊”是唐朝管理宫廷乐队的官署。其中的“第一部”如同说第一团、第一队。

25. “秋娘”是唐时歌舞妓常用的名字,泛指当时貌美艺高的歌伎。

26. “五陵”指的是长安城外的几个汉代皇帝的陵墓附近地区,当时富豪居住于此。提及的“缠头”是指古代赏给歌舞女子的财礼。

27. “绡”是一种精细轻美的丝织品,“红绡”即生丝织物。“钿头”与银篦是与歌舞相关的饰物。“击节”指打拍子,原本是用于配合歌舞的节奏。木制或竹制的板是常见的拍子工具。关于击节的方式和工具各地有所不同。所谓打拍子打节奏也可能随地方不同而有所差异,"打拍子"只是统称。不过至于打的到底快不快需依据曲目的需要来进行,“快不快也就是相对而言也根据所演唱的快慢决定的”。不可一概而论也并非绝对地所有节奏都很单一均是一种形式的变化还要根据实际的需要灵活运用符合整体的音乐走向和要求为上同时也考虑到节奏的跳跃和音符的运用做出适当调整而营造出一种韵律感和和谐度以达到良好的演出效果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然而也有一些地方的拍子比较简单或者说没有什么节奏感而仅仅是用来作为点缀而已所以说不同的地方拍子也有很大的差异但总的来说都是为了配合音乐的节奏和营造出良好的演出氛围为目的而存在的工具而已并不需要过于复杂化或者刻板化去理解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关于节奏的变化多样性和丰富性在不同的地区可能也有着不同的展现形式吧需要结合具体的地域文化和艺术背景去加以探讨和理解而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