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唯美短句

古今诚信经历集:诚信经典传千年,经历感动人至深(五则) 从古至今诚信的典型事例

曾子杀猪的故事让人深思。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他深知诚信的重要性。有一次,曾子的妻子为了赶集,让孩子留下在家哭闹。曾子妻答应孩子回家后杀猪给他吃。回家后,曾子决定兑现承诺,开始杀猪。妻子试图阻止他,认为只是与孩子开玩笑。但曾子认为对孩子不能随意说谎,要诚实守信。他坚持杀猪,因为他深知在孩子心中留下诚实守信的印象至关重要。

汉朝开国功臣韩信的故事也让人感动。韩信小时候家境贫困,依靠哥哥的接济生活。他白天劳作,晚上刻苦读书。他的嫂嫂对他读书不以为然,认为没用还浪费灯油。韩信一度流落街头,生活艰难。幸运的是,有一位心地善良的婆婆支持他读书,给他食物。韩信深受感动,承诺日后必定报答。当他成为名将后,始终铭记这份恩情,找到那位婆婆并接到自己的宫殿中供养如亲人般照料。

北宋词人晏殊以诚实著称。他参加科举考试时,发现考题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便如实向皇帝报告并请求更换题目。他的诚实品质赢得了皇帝的赞赏。他担任官职时,虽家贫但坚守诚信,赢得了群臣的尊重和信任。

长大后,林肯离开家乡独自一人外出谋生。他什么活儿都干,打过短工,当过水手、店员、乡村邮递员、土地测量员,还干过伐木、劈木头的重力气活儿。不管干什么,他都非常认真负责,诚实而且守信用。

他十几岁时当过村了里杂货店的店员。有一次,一个顾客多付了几分钱,他为了退这几分钱跑了十几里路。还有一次,他发现少给了顾客二两茶叶,就跑了几里路把茶叶送到那人家中。他诚实、好学、谦虚,每到一处,都受到周围人的喜爱。

1534年,25岁的林肯当选为伊利诺斯州议员,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1536年,他又通过考试当上了律师。

当律师以后,由于他精通法律,口才很好,在当地很有声望。很多人都来找他帮着打官司。但是他为了当事人辩护有一个条件,就是当事人必须是正义的一方。许多穷人没有钱付给他劳务费,但是只要告诉林肯:“我是正义的,请你帮我讨回公道。”林肯就会免费为他辩护。

一次,一个很有钱的人请林肯为他辩护。林肯听了那个客户的陈述,发现那个人是在诬陷好人,于是就说:“很抱歉,我不能替您辩护,因为您的行为是非正义的。”

那个人说:“林肯先生,我就是想请您帮我打这场不正义的官司,只要我胜诉,您要多少酬劳都可以。”

林肯严肃地说:“只要使用一点点法庭辩护的技巧,您的案子很容易胜诉,但是案子本身是不公平的。假如我接了您的案子,当我站在法官面前讲话的时候,我会对自己说:‘林肯,你在撒谎。’谎话只有在丢掉良心的时候,才能大声地说出口。我不能丢掉良心,也不可能讲出谎话。请您另请高明,我没有能力为您效劳。”

那个人听了,什么也没说,默默地离开了林肯的办公室。

古今中外诚信小故事篇三:山涛守信培养朋友儿子

三国时期,曹氏家族与司马昭为了争夺国家的统治权而明争暗斗。官场腐败,许多有才学的人都不想卷入其中,纷纷逃避现实。其中,有七个很有名的文人——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贤、王戎,这七个人经常在竹林里闲游,一边喝酒,一边做诗弹琴,试图寻找乱世中的一份清静,史称“竹林七贤”。

当时的朝廷,表面上是曹操的后代在当皇帝,实际上是由有篡位野心的丞相司马昭把持大权。司马昭为了扩大势力,想请“竹林七贤”出来做官。司马昭首先请山涛出山,由于他和山涛有点儿亲戚关系,山涛不好拒绝,就答应了。

后来,山涛推荐嵇康到朝中做官。由于山涛事先没有征求嵇康的意见,嵇康非常生气,便写了一封《与山巨源绝交书》给山涛(山涛字巨源),断绝与山涛的朋友情谊,并在信中强烈抨击了司马昭。

后来有个叫钟会的小人在司马昭面前说嵇康的坏话,司马昭就趁机找了个借口把嵇康抓到监狱里,并判了他死刑。山涛几次上书司马昭,请求为嵇康减免罪行,但是司马昭仍一意孤行。

临死前,嵇康把自己只有十岁的儿子嵇绍托付给山涛,山涛答应了。

嵇康死后,山涛对嵇康一家老小悉心照顾,把嵇康的儿子更是当成亲生儿子一样看待。

《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淦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关于诚信与道德的反思

诚实之人自然厌弃虚伪之辈,而虚伪的人往往以诚实的外表出现。这就像斯宾诺莎所说,诚实与虚伪是人性中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

诚信是尊严的基石,没有诚信,何谈尊严?西塞罗如是言。失信,就如同左拉所说,是彻底的失败。

真诚是心灵的开放,欺人只能是一时的得计,而真正的诚信才是长久的策略。拉罗什富科这样教导我们。

诚信就像一架精准的天平,唯有放上诚信的砝码,生命之秤才能稳稳地倾向真理的一端。它也如明月般高悬,只有与这高洁之月对视,我们才能沉淀出对待生命的真正态度。又如山巅流水,洗尽浮华、躁动和虚假,留下启迪心灵的智慧。

当信用消失时,肉体便失去了生命的意义。大仲马告诫我们,若要他人诚信,自己首先得做到诚信。莎士比亚也说,人类最不道德的行为是不诚实与懦弱。

真实是人生的宝贵财富。隐瞒真实即是欺骗自己,而君子之言则是驷马难追的。坦诚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而一诺千金更是人生的信条。

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为宝贵的。金钱与纯洁的良心相比,其价值何足道哉?老老实实的态度最能打动人心。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真诚与朴实是天才的宝贵品质。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只求生存,而应追求知识和美德。孟德斯鸠和但丁都曾这样强调。在我们的行为中,应避免小的恶行,而应积极行善。惟有如此,我们才能成为有德行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同与尊敬。

有道德的人之所以能够保持高尚的品德,并非他们生活中没有诱惑,而是因为他们能够抵御诱惑、专心致志地追求目标。列夫·托尔斯泰认为,精神的成长是人的重要任务。而契诃夫则告诉我们,人在智慧上应当明豁,道德上应当清白。

对于那些缺乏道德的人,他们可能会遭遇不幸的命运。正如伊索所说,阴谋陷害别人的人最终会自食其果。而黑格尔则强调了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威力和作用。

只有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我们才能彰显出强大的道德力量。这种道德不仅适用于国家发展,也适用于每个人的成长。——罗素

我们需要培养一种坚韧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一种能够容纳新思想、适应时代潮流的精神状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世界的洪流中自由游弋,而不被淹没。——鲁迅

只有在社会阶段中不仅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忘却了这种对立,才能真正实现超越阶级对立的道德。这种道德是真正人性的体现。——恩格斯

我们拥有无产阶级道德,应该积极发扬它,巩固它,并用这种道德来教育未来的一代。——加里宁

我们的任务是在最困难的条件下,挖掘出矿石的精华,铸造出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相适应的纯钢般坚实的社会结构。——列宁

自觉心是进步的源泉,自贱心则是堕落的开端。我们必须保持自觉,杜绝自贱。——邹韬奋

知道什么是耻辱,就离勇敢不远了。——孔丘

最大的耻辱莫过于不知羞耻。——王通

革命道德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在日常的、坚持不懈的斗争中形成并巩固的。就像玉石经过琢磨更加光亮,黄金经过提炼更加纯净一样。——胡志明

孩子需要他人的教导,就连自己身为教员或医生也不例外。关于做人处事的道理,更多地需要自我斟酌。许多人的建议或许只是一纸空文。——鲁迅

我们并非不能见义勇为,只是需要克服见到正义却不敢行动的畏惧心理。——谢觉哉

我们应该学会在独处时也不说坏话、不做坏事,在自己面前保持知耻之心。——德谟克利特

通过静思修身,节俭养德,我们才能实现个人的提升和社会的进步。——诸葛亮

真正有德行的人,更加注重的是道而非贫贱。——孔丘

贫穷而不谄媚,富裕而不骄纵,这是每个人都应该秉持的品质。——子贡

只有强化自身、节约开支,才能确保不会因天意外变而陷入贫困。——荀况

奢侈放纵会导致贫穷,而勤劳节俭则带来富裕。——韩非子

君子的行为准则应该是静思修身、节俭养德。只有心境平和、淡泊名利,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实现远大的抱负。——诸葛亮

豪华与奢侈往往伴随着灾祸与不幸。因此我们应该警惕过度奢华带来的风险。——白居易

如果我们不居安思危、戒奢节俭,就如同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一样愚蠢。——魏徵

历史上,国家的兴衰、家庭的成败都与勤俭息息相关。奢侈则必然导致失败。——李商隐

追求奢华往往伴随着对祸患的忽视。只有坚守节俭之道,才能避免灾祸的发生。——王安石、司马光等人也都有类似的观点。罗大经更是明确提出奢侈会导致志气卑辱的观点。即使是半截粉条也应该珍惜。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浪费公共资源。——徐特立也强调了节俭的重要性。那些完全受财富支配的人永远无法做到公正无私。——德谟克利特也强调了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节俭的人在困境中更容易度过难关而那些在富足时奢华的人则可能在困境中陷入困境甚至死亡。——萨迪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同时他也指出奢侈总是伴随着而也总是跟随着奢侈这种现象的背后隐藏着社会风化的解体以及趣味的腐化卢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礼仪的作用在于使人的气质变得温和尊重他人与人和谐相处约翰·洛克认为礼仪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我们应该用和善的态度去待人接物而不是用恶气去伤害他人无论是男子还是女子都应该待人温和宽大这样的人才配得上人的名称真正的英勇果断绝不是用拳头制止别人发言而是应该保持理智和冷静在面对冲突和争议时能够用平和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不是用愤怒和冲动去应对彼得·阿柏拉德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礼仪和礼貌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至关重要无论在哪里我们都应该注重礼貌使用文明的语言和行为来与人交流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