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党支部的组织形式包括支部党员大会和支部委员会。支部党员大会负责决定支部的重大问题,而支部委员会则是党支部的领导核心,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当基层单位有正式党员7人以上但不足50人时,经过上级党组织的批准,可以成立党支部委员会。对于正式党员不足3人的单位,可以与邻近单位的党员组成联合支部。
法律依据:根据《中央印发》的规定,拥有正式党员7人以上的党支部应设立党支部委员会,一般由3至5人组成,最多不超过7人。党支部委员会包括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等职位,必要时可设一名副书记。对于正式党员不足7人的党支部,应设一名书记,必要时也可设一名副书记。代表名额的分配则根据党员人数和广泛代表性的原则来确定。
一、关于新党章的学习内容
1. 党的性质:中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2. 党的指导思想:中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中马克思主义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邓小平理论则包含了发展道路论、发展阶段论等。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于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于执政为民。
3. 关于党的十七大的主题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内容: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4. 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和进步: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的领导下,基于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5. 党的历史任务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6.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和新时期的特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一、党的纪律内涵与党员自我约束的重要性
党的纪律主要包括政治、组织、群众、宣传、经济和保密等方面。对于员而言,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约束具有深远的意义。只有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顺利完成党的各项任务;才能更好地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才能改进党的作风,巩固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二、与党内违纪行为斗争及党的作风修养
员在与党内违纪行为作斗争时,应怀有疾恶如仇的心态,坚决顶住说情风,向先进英模学习,并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加强党的作风修养对于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实现党的正确路线、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社会风气根本好转以及保证改革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党风关系到党的形象、声誉,甚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三、理论联系实际:党的主要作风及其修养方法
我们党的作风包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作风,以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等传统优良作风。其中,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而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内监督的重点是党的领导干部,这是确保党内监督有效的关键。
四、员的文化科学知识修养与自我提升
员应努力学习文化、科学、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科学知识修养。成为本职工作的内行、专家和骨干的首要途径就是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
五、党性修养与成为一名合格党员的途径
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应严格按照党性修养要求自己。首先要端正入党动机,做到思想入党;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努力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者;注重言行,做到“慎独”,充分发挥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不断创造、自觉奉献;并注重培养良好的身心素质,包括树立坚定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积极的心态、坚定的信念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等。
六、青年领导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青年领导素质包括思想政治、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综合能力、身心素质以及道德品质和作风等方面。青年领导能力则包括战略决策、组织指挥、公关协调、创造力和非权力性影响等方面。作为青年领导者,应注重全面培养自己的素质和领导能力,以更好地服务党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