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木(阴沉木)蕴含了木材的古雅与石头的神韵。它被尊称为“东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历经、洪水、泥石流等自然力的作用,将地上的植物生物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处。在缺氧、高压的淤泥中,细菌等微生物经过数千年至数万年的炭化过程,形成了乌木。它也被称为“炭化木”。
四川境内的古河床是乌木最集中的出产地之一。乌木的形成年代大多在距今两千多年至四万年之间,经过多位乌木爱好者的炭十四同位素测定,确认了其悠久的历史。乌木的天然形状因其历经岁月沧桑、饱受多种自然外固和内固之力的作用而显得古朴、典雅、仪态万千。难怪外国参观者见到后,会惊叹其为“东方神木”。
乌木的种类繁多,包括麻柳树、青冈树、香樟树、楠木(金丝楠木、小叶楠木)、红椿木等。一般只有带有香味和杀菌特征的树种才能形成乌木。其本质坚硬,多呈褐黑色、黑红色、黄金色、黄褐色等。切面光滑,木纹细腻,经过得法的打磨,可以达到镜面光亮。有的乌木本质已近似紫檀,永不褪色、不腐朽、不生虫,是制作艺术品、仿古家具的理想之材。
乌木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显著的实用价值。考古学家通过乌木复原当时的生存环境,破解了三星堆出土大量大象牙的谜团。故宫博物院的专家还发现,乌木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延年益寿的神奇功效。蜀人视其为辟邪纳福之宝。
由于乌木为不可再生资源,其开发量越来越少。一些天然造型的乌木艺术品因其稀有性和独特性而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估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珍稀自然资源将会枯竭,更加凸显了其稀有和珍贵。
鉴别乌木的最好方法是观察其表面特征和物理性质。乌木孔眼多、空心面积大、裂纹长,出材量极低。其气干密度高,可沉于水,含油性高,遇高温后有明显的出油现象。质地硬度极高,不易磨损,新木颜色呈紫黑色,略显山状走向木纹,老木呈纯黑色,基本无木纹。这些特征都是鉴别乌木真伪的重要依据。
乌木是一种兼具历史韵味和现代价值的神奇木材。它的形成过程充满了自然的奥秘和人类的智慧,是自然界和人类文化共同孕育的宝贵遗产。关于鉴别真假的方法,黑檀的造假手段常见的是使用莫三比克皮灰木进行上色上漆。真正的印尼黑檀,由于其独特的性质,通常不会进行上漆处理,而是以抛光为主。抛光后的器物光泽饱满,随着时间的流逝,器物自身分泌的油脂会在表面形成一层透明的保护层,这就是所谓的“包浆”。包浆越饱满厚实,其价值也就越高。这些鉴别方法,在央视鉴宝栏目中也有所提及。
对于鉴别真假,如果看到器物上有漆,就需要小心了。如果可能的话,用粗沙磨掉一层就能看出真假。由于造假的巨大利润,一些不良商家会不顾消费者的利益,使用劣质或假冒产品投放市场。针对这种现象,特此发出此文,希望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避免受骗。
关于乌木的鉴定,有一句口诀:身如炭黑,颜色特殊,遇水黑亮,涂油色驻,烧灰为黄,与普木不同。乌木的轻重不一,能沉能浮,有的带有香味,有的则没有。千年碳化的乌木称为阴沉木,长时间浸泡在水下的乌木也是良材好木,富有岁月灵性。
关于乌木的真假鉴别,市场上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红木国标规定的乌木,另一种是阴沉木。国标中的乌木与阴沉木并无关联。国标乌木是指特定的木材,如苏拉威西乌木、菲律宾乌木等,因符合红木国标的要求而被纳入红木范畴。这些乌木主要生长在热带非洲、南亚、东南亚地区,因其外形与紫檀接近,民间也称其为黑檀。乌木家具的价格通常较高。
要鉴别木材,需要了解其特性。国标乌木的特点包括心材全部乌黑、生长轮不明显、管孔在肉眼下略见等。而阴沉木则属于炭化木,全身乌黑,年限越久炭化程度越高。阴沉木外观类似烧烤过的焦炭,色泽千差万别。由于阴沉木是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经过细菌等微生物的长期作用而形成的,因此具有不变形、分量重、密度高等特点,不会被虫蛀。
而乌木在木材领域泛指原产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柿属树种。乌木的心材材色乌黑,平均管孔弦向直径不超过150μm。根据国家标准《红木》的规定,乌木类树种属于红木类木材。而碳化木则是通过高温热解处理一段时间降低木材中羟基的浓度来提升其尺寸稳定性。在这个过程中,木材的组分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使得耐腐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但与阴沉木相比,由于树种的归属以及密度、强度的差异,乌木和碳化木有很大区别。
在我国,阴沉木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南等地。这是因为这些地区的植被物种丰富,有大量的树种容易形成阴沉木;同时地形水源等因素也容易引发地质灾害,为阴沉木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