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年轻人来说,究竟是选择北上广这样的大都市,还是选择前往三四线城市发展,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在历史的洪流中,每一次选择都伴随着不同的机遇与挑战。
曾祖父那一代人从无锡来到上海,从一个卖桐油的小作坊逐渐壮大,最终和荣氏兄弟共同创办了福新面粉厂。这样的故事告诉我们,选择一个更高的平台,往往能让人找到发挥能力的机会。对于年轻人来说,北上广这样的大都市无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
朱雪芹的例子则告诉我们,选择留在大城市也有其独特的吸引力。她18岁只身来到上海,如今在上海结婚生子,觉得上海是一个大舞台,年轻人应该来到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而王名则认为,选择城市不仅仅是选择工作和挣钱方式,更重要的是选择生活方式和对生命的利用方式。他支持年轻人离开超大城市,认为就近原则和舒适度同样重要。
对于为何有些年轻人选择逃离北上广,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曹可凡指出,文化差异、生活成本提高以及梦想与现实的偏离是主要原因。而朱雪芹则提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户口限制以及独生子女政策等因素也影响了年轻人的选择。王名进一步指出,就业竞争、生活环境差以及实际收入问题也是促使一些人离开大城市的原因。
关于坚守北上广的价值,曹可凡认为,经济发达、机会多、更公平以及文化相对发达是大城市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所在。而朱雪芹则强调了在大城市中,年轻人的贡献应得到鼓励。王名则表示,尽管有人离开,但大城市依然能提供更多的机会,吸引着年轻人留下。
大城市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曹可凡指出,大城市病如治安、交通、环境等问题已经达到上限。王名也表示,超大城市的公共设施、交通和环境压力已经超出了其承载能力。对于是否应该鼓励年轻人留守北上广,人们持有不同的观点。曹可凡认为应该尊重个体选择,而王名则认为应该改善城市环境,留住年轻人。
对于个人而言,我向往北上广这样的城市。因为这几个城市是我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代表着最前沿的科技、最便利的生活和最具有潮流时尚的生活方式。我希望能在这几个城市中享受到最优质的生活和最丰富的文化体验。尽管大城市带来了一些问题,但我认为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改善城市环境和政策来解决。
生活在北上广这样的高科技城市,压力确实很大。这里的物价高昂,生活成本极高,需要相当的经济实力才能维持下去。当我们经济实力不够强大时,想要在这样的城市生活下去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也许无论我们付出什么,都无法在北上广过上理想的生活,因为理想和现实总是存在差距。
尽管生活可能充满挑战,但我依然向往北上广的生活。因为人总是需要一点压力来激励自己,追求更好的生活。如果只是选择安逸的生活,那么人生的意义又在哪里呢?我愿意去接受压力,去迎接挑战,去北上广这样的城市努力奋斗。
幸福包括很多方面,如工作、生活、学习、精神等。
在工作方面,以深圳为例,这是一个快节奏的城市,职场压力和晋升压力确实存在,但相应的收入也很可观,机会也很多。每个人的感受不同,有人感到幸福,有人则不然。
在生活方面,深圳的房价和房租高昂,这是一座沉重的负担。但除此之外,其他方面的消费如柴米油盐酱醋茶等还算合理。深圳环境优美,交通便捷,但除了房价之外,其他方面仍然很幸福。
在学习方面,深圳提供了很多充电和提高能力的机会,让人感到很幸福。
最关键的问题仍然是房价和房租。就像一位美女,虽然其他方面都很优秀,但一旦涉及到体重问题,其他优点都会被掩盖。幸福感也会因此大打折扣。
那么,你说在深圳幸福吗?对于北京人、上海人、广州人和深圳人来说,这些城市在他们眼中是寸土寸金的发达城市。如果能在这些城市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并留下来,是许多80后和90后的梦想。
按道理说,今年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经济发展恢复需要时间。这些发达地区虽然应该是打工人的香饽饽,但数据显示这些地区的人口出现了负增长。尤其是在深圳,常住人口减少的情况罕见出现。
有人认为这是因为整体人口减少和外贸疲软导致的工厂订单减少。但这只是部分原因。事实上,像日本东京这样的城市,即使人口减少,依然吸引年轻人前来购房定居,因为这里拥有优质的就业、教育和医疗资源。
我国幅员辽阔,除了北上广深,还有很多其他选择。我们要的是共同富裕,杭州、西安、苏州或合肥都是不错的选择和出路。当年轻人在超一线卷不动时,可以选择在其他城市寻找机会和生活品质的提升。
现在互联网进入存量时代,机会并不像过去那样多。普通的互联网公司面临降薪和倒闭的困境。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高和产业升级的挑战,像深圳和广州这样的依赖外贸出口的城市面临工厂迁移和就业机会减少的问题。这也让许多工人不得不离开城市寻找新的出路。随着人口流动的再分配和资源分配的均衡化可能即将开始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和价值观的转变,“何必如此卷”,享受生活本身的美好远比只追求物质的丰富更加有意义和重要。毕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为什么要让自己活得那么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