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励志短句

六年级古诗三首课堂笔记(2024版) 六年级古诗三首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3首是《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意思如下:

1、宿建德江

孟浩然(唐)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译文:

乌云上涌,翻滚的乌云像泼洒的墨汁,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宿建德江赏析:

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很有特色的。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

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六年级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分别是浪淘沙其一、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意思如下:

1、浪淘沙(其一)

刘禹锡〔唐代〕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2、江南春

杜牧〔唐代〕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

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朦胧烟雨之中。

3、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宋代〕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译文: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环绕着园田,将绿苗紧紧环绕;两座青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来绿色。

思想感情:

1、浪淘沙其一

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2、江南春

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也有远近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全诗以轻快的文字,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茅屋庭院经常得到精心打扫,洁净得连一丝青苔都无法生存。院内的花草树木被主人亲手栽种,整齐排列,绿意盎然。

庭院外,一条小河环绕着农田,守护着丰饶的田地。两座青山犹如开门的守护者,为人们送来清新的绿色。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的背景描述:

这组诗是刘禹锡后期的作品,并非在一时一地创作完成。诗中涉及的黄河、洛水、汴水、清淮、鹦鹉洲、濯锦江等地,可能是诗人在夔州、和州、洛阳等地的流转之作。有学者认为这组诗是在长庆二年春(公元822年)在夔州贬所创作的。

《江南春》的背景及赏析:

杜牧来到江南(江苏江阴),回想起南朝时期对佛教的,最终却发现一切成空,不仅未能求得长生,反而可能误国害民。这首诗既是咏史怀古,也是对唐王朝统治者委婉的劝诫。后来武宗发动会昌灭佛,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这首诗并非以具体地方为背景,而是描绘了江南特有的景色,因此题为《江南春》。赏析中提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浪漫的理想以朴素的口语表达出来,具有朴素无华的美。

《书湖阴先生壁》的创作背景及译文:

这首诗据说是元丰前期的作品。据李壁注引《冷斋夜话》,黄庭坚曾在金陵见到王安石,问及近作,王安石指向壁上所题的“一水护田”等诗句,说是新近所作。如果这个故事可信的话,那么这首诗可能是在元丰三年(1080)暮春时所作的。译文中描述了茅屋庭院的景象,与原文保持一致。

六年级第18课古诗三首的意思如下:

1.《浪淘沙》(其一)

刘禹锡的这首诗描绘了黄河万里沙砾的场景,波涛滚滚如同巨风掀簸。诗人表达了自己要直上银河,寻访牛郎织女的家的愿望。

2.《江南春》

杜牧的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春天的景色,到处都是莺歌燕舞,绿树映红花。同时诗人提及南朝的寺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3.《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的这首诗描绘了茅屋庭院的景象,花草树木整齐洁净。庭院外的小河环绕着农田,青山送来清新的绿色。

浪淘沙的赏析:

这首绝句以淘金者的口吻表达了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将黄河边的淘金者与牛郎织女的生活进行对比,寄托了对宁静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表达出来,具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